分類項目 Menu
 
多國專利
台灣 中國 ..
 
SGS認證單位
測試單位
包材網
歡迎 ! 您是第 6112831 位訪客
首頁
home
about us
產品介紹
products
環保時事
news
certificate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全球環保時事
是誰殺死海洋生物? 研究指化學與塑膠污染物影響重大 卻未受應有監管
衛報報導,一份科學研究列出了各種「隱形殺手」的「嚴重影響」,如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過量養分影響水生動物的免疫力、繁殖力、發育和存活率,但以上種種卻被監管機構忽略。 漁業監管單位觀點狹隘 未考慮生物學或科學範疇 環境組織國際污染去除網(International Pollutants Elimination Network, IPEN)和國家毒物網(National Toxics Network)統整了污染對水生食物鏈影響的科學研究,發表《海洋和漁業中的水污染物(Aquatic Pollutants in Oceans and Fisheries)》報告。 報告指出,漁業監管活動不一定會考慮到所有與魚類族群健康相關的生物學或科學資料,只專注於捕撈配額和捕撈活動,導致對物種數量減少的觀點狹隘。報告中寫道:「監管機構尚未掌握污染的影響。」 該報告的共同作者、澳洲新南威爾斯州顧問公司Future Fisheries Veterinary Service主管蘭多斯(Matt Landos)博士說:「許多人認為魚類減少是過度捕撈的結果。事實上,整個水生食物網已經受到嚴重破壞,食物鏈頂端的魚類減少,水層中的無脊椎動物和沉積物消失,健康的海藻、珊瑚和其他棲息地越來越不常見,細菌擴散加上有毒的藻類增生。」 報告指出最應優先關注的是多氯聯苯、二噁英和其他化學物質透過工業排放進入河流、溪流、湖泊和海洋,以及因為疏濬而釋出的早期殘留工業污染物。報告說,水生環境中的農藥含量已經達到有害的程度,目前在整個海洋、沿海以及河流和溪流中發現的藥物殘留也是個大問題。 多項研究顯示 海洋河流遭化學物質污染 進而影響水中生物 報告引用了2019年對72個國家卅地區165條河流進行的全球性研究結果,發現有2/3的地點至少有一種抗生素,15%的地點的抗生素水準有過高的危險。最常見的是用於治療尿道感染的甲氧芐氨嘧啶。 該報告引用的另一份研究顯示,微塑膠可吸引周圍水生環境中的其他持久性有毒化學物質,在塑膠表面濃縮並放大毒性。全世界的商業魚種中都可發現微塑膠。暴露於微塑膠已知會對水生生物不利,包括免疫反應增強、食物消耗減少、生育力降低以及對後代的影響。 蘭多斯2019年與他人合著的一篇論文發現,昆士蘭州的農藥管制和管理措施未能阻止農藥繼續污染大堡礁流域。 參考資料: 衛報(2021年4月27日),Regulators missing pollution’s effect on marine life, study finds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首頁 | 關於我們 | 產品介紹 | 環保時事 | 專利及檢驗證明 | 聯絡我們